首頁我是相片相簿文字 » 相片管理如何影響創作
相片管理如何影響創作2010-12-03


相片管理如何影響創作

我一直不滿於自己管理相片的方式。而不滿足的這種心理正是人類持續進步的一種動力..

目前我還是用2001年 Casio的數位相機提供 Photo Loader的相片管理介面來管理所有的相片。

這套軟體可以按照相片實際的拍攝日期, 自動建立相關的日期資料夾,

並將記憶卡中的相片複製至指定的資料夾後, 再建立一個不超過320 pixels的縮圖, 最後生成一個網頁瀏灠頁。

所以, 在我目前的十萬張相片中, 資料的儲存型態基本上是按日期的儲存。

此方法最初影響了自己在建立相本網頁時的編碼格式。

例如: oldfiles/travel/071002/

最後的六碼就是YYMMDD 年月日的型態。

然後, 就是本文的重點了:

我沒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管理機制竟然對自己的創作內容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How?



首先, 是攝影的大分類:

我對於"分類"這件事有某種程度的職業狂熱,

不其然地, 當相片開始變多的時候, 開始動第一刀將自己的作品畫清界限。

由於早期的人像作品幾乎是零, 所以我還記得這第一刀是按照 "自己去玩" or "跟XXX去玩" 的方式切割。

後來, 你知道地, 我按照幾個大的攝影分類區分自己的作品。

Travel, Activity, Portrait...

從那之後, 在我的相片管理模式中有了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攝影分類, 第二個層次叫做拍攝日期。

迄今, 直到我這前陣子開始開發自己的相片資料庫, 開始反思後才猛然驚覺:

這樣子的設定讓自己走進了一種很狹窄的創作方式。

例如:

當我去拍照時, 腦裡會想著今天(第二層次)要拍什麼樣的主題(第一層次)?

就完了, 走入自己設下的陷井之中。

當我想拍風景時, 就不會想到好好的拍人像;

雖然我曾經自以為的用以下這個公式這個分類去概括全部,

旅遊攝影 = 帶景人像+ 風景 + 速寫 + 街景 + 建築 + 活動 + 靜物...

但事實上在拍攝當下時, 腦子裡還是會受限於幾個主題。

這個不爭的事實, 就藏在自己過去的相片集裡。

寫到此, 我似乎有些明白為什麼佛家與道家會常提及空與無這兩個概念,

對於創作而言,

腦袋空空也許還是拍不出什麼, 但不被限制的無心態度也許能讓我跨越這個階段。

-fin-
Leave a comment*required

Howdy, Leave a comment here :)